学院概况
机械工程学院主动服务制造强国战略发展与高素质人才需要,培养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创新意识浓、实践能力强、富有浓厚“智造”情怀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创新人才。
机械工程学院现有在校生1300余人,设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汽车服务工程和车辆工程4个本科专业,其中省部级一流专业2个(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省部级特色专业1个(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拥有硕士学位授予点3个(机械(机械工程,车辆工程,农机装备工程)、机电系统电子技术、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农业机械化)),省部级重点培育学科1个(“人工智能”+智能农业)。
机械工程学院现有教职工55人,其中博士21人(含在读),高级职称19人,拥有省部级教学团队2个,省部级教学名师2人。
机械工程学院拥有价值近5000万元的教学和科研设备,各类实验室90余个,占地面积近10000平米,拥有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省部级制造业设计培训基地1个,省部级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4个。
机械工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鲜明,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强,在各类权威学科竞赛中荣获国家级、省部级奖项400余项。学生就业质量高,主要进入制造业头部企业从事技术研发、设计制造和生产管理等方面工作。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培养目标】本专业按照“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OBE教育理念,培养能主动适应川渝地区和国家发展需要,具有宽厚的科学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基础及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具备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团队沟通和协作能力及工程管理能力,良好的人文素养、公德意识、社会责任感,能在机械工程领域从事机械设计、产品制造、设备维护、技术开发、工程应用研究、生产管理等的应用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机械制图、机械原理、材料力学、电工学、机械工程材料、机械制造技术、机械设计、机械测试技术、数控技术与编程、电气控制与PLC、单片机控制原理、智能制造综合实训等。
【就业及升学前景】可选择出国或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就业主要面向机械工程领域中现代设计、产品制造、设备维护、技术开发、工程应用研究、生产管理等工作,在机电产品及系统的研究、技术开发、设计制造和生产管理等方面独立或领衔团队开展工作。
机械电子工程
【培养目标】本专业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立足三峡、面向川渝地区,致力于培养适应机电装备制造业及相关行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良好的综合素质,能够在机械电子工程领域从事自动化制造装备及相关产品的研究开发、设计制造、工程应用和经营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机械制图与CAD基础、三维造型设计、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材料力学、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控制工程基础、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械测试技术、数控技术与编程、机电传动与控制、电气控制与PLC、工业机器人技术等。
【就业及升学前景】可选择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就业主要面向汽车、装备制造、医疗等机电装备设计制造企业,科研院所,政府机关及相关领域;从事机电工程装备设计研发、加工制造及管理维护等方面的工作,也可从事机电工程相关的教学及科研工作。
汽车服务工程
【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汽车行业的发展需求,围绕汽车研发技术及制造工艺、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汽车市场服务需求,培养具有扎实的机械、自动控制、车辆工程、新能源汽车、管理和技术服务等理论基础与工程实践能力,能在汽车技术支持、车辆评估、汽车产业链管理、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分析、故障诊断、营销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创新人才。
【主要课程】机械制图、机械设计、计算机辅助制图、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汽车构造、汽车理论与运用工程、汽车服务工程、汽车电器与电控技术、发动机原理、汽车营销与策划、新能源汽车结构原理与应用、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汽车拆装实训等。
【就业及升学前景】可选择出国或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就业主要面向燃油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科研院所、政府机关及相关领域,从事汽车设计与研发、整车及零部件设计与制造、汽车测试试验、汽车维修和检测、汽车销售和营销、汽车保险评估、道路交通运输与管理工作,也可从事汽车相关的教学及科研工作。
车辆工程
【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新工科背景下的汽车行业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和共享化的发展需求,围绕汽车设计、智能控制、汽车制造、汽车测试、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等新技术,培养具有扎实的机械、车辆、新能源汽车、自动控制、人工智能、管理等方面的理论基础与工程实践能力,能在机械、汽车及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设计、生产制造、技术服务、教育教学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机械制图、机械设计、三维造型设计、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汽车构造、汽车理论、热工基础与发动机原理、汽车设计、新能源汽车技术、智能网联汽车、汽车智能控制技术、汽车试验技术、汽车电器与电控技术、汽车制造工艺基础、汽车构造实训、智能制造综合实训等。
【就业及升学前景】可选择出国或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就业主要面向汽车设计制造企业、科研院所、政府机关及相关领域,从事汽车设计与研发、整车及零部件设计与制造、汽车测试试验、汽车维修和检测、及生产管理等工作,也可从事汽车相关的教学及科研工作。